十變六競爭性觀賞性大提升!深入了解六人制袋棍球規則

作者:李昀璇

球場上五人並肩作戰,再由守門員奮力擋下敵隊的射門。在袋棍球規則中,一般為十人制,兩隊各有三位前鋒、三位中場、三位後衛和一名守門員。然而,國際袋棍球協會為了增加袋棍球比賽在奧運的觀賞性,特別擬定六人制規則,場上共有五位球員和一名守門員。目前台灣舉辦的袋棍球比賽中,雖也多採用六人制規則,但在場地大小、身體碰撞和進攻時間有些微不同,今天就一起來瞭解台灣使用的六人制袋棍球賽的規則吧!

場地和換人規則

六人制的袋棍球球場長60公尺、寬28公尺,相當於半個足球場大,場中央有個半徑五公尺的開球圈,雙方球門各有一個半徑三公尺的守門圈,相當於守門員的防護罩。除了守門員之外,其他球員不能進入此範圍。而在換人規則方面,場邊有教練區以及換人區,隨時皆可採一進一出的方式進行人員替換。

六人制袋棍球場地圖。(圖片來源:袋棍球協會)

比賽進行方式

六人制袋棍球賽基本分為四節,每節六分鐘,兩隊於上下半場各可使用一次30秒的暫停。比賽開始前會在開球圈進行開球,雙方可爭奪球權,而獲得球權的那方,需在10秒內將球帶至前半場,此外,進到前半場後的進攻時間為30秒。進攻方需運用五大基本技巧,包含鏟球、運球、傳球、接球、射門等動作,加上團隊的戰術配合,合力攻下分數,而防守方則可運用合理的身體碰撞,並運用球桿進行合法干涉,為球隊守住攻勢。若有一方成功得分,守門員則要在五秒內將球傳出,或帶出守門圈重啟比賽。

場上球員正在開球圈進行開球。(圖片來源:袋棍球協會)

比賽中常見的犯規動作

橫桿頂人:在比賽進行中球員不得用球桿握在雙手之間的部分推頂對手,會被吹判嚴重犯規。

頭部敲打:防守球員雖然可以用球桿干擾對手,但不可以用球桿揮擊對手的頭盔或頸部,不然就會被吹判嚴重犯規。但若因傳球或射門時而觸及到防守球員頭盔,則不算犯規。

從後推人:在比賽中防守球員可以有合理的衝撞行為,但球員如果從對手後方、臀部以下、頸部或頸部以上進行身體碰撞,將會被裁判吹判輕度犯規。

非法掩護:袋棍球的非法掩護跟籃球規則相似,防守球員主動接觸前,進攻球員必須以正常的姿勢站立靜止不動。進攻方球員不得以阻擋為目的,刻意靠近或觸碰防守方球員,使防守方無法防守,將會被判輕度犯規。

女子限定犯規規則

女生在比賽中對抗性相對較小,只需配戴護目鏡和護齒,除了球桿干擾的犯規更嚴格之外,也因而衍生出幾條比較特殊的規則。

阻擋射門空間:防守球員不得在進攻球員做出射門動作時,進入到射門的路徑上以身體擋球跟防守,否則會被吹判阻擋射門空間犯規。

危險趨球:若進攻球員罔顧任何場上球員的位置,做出可能造成危險傳球或射門的射門動作,是相當嚴重的犯規動作,將會吹判危險趨球犯規。

場上女子球員互相拼搏。(圖片來源:袋棍球協會)

執行處罰

場上發生輕微犯規時,若雙方未持有控球權或犯規隊伍持有控球權,被犯規隊伍則獲判控球權。若犯規時被犯規隊伍持有控球權,犯規球員則需判罰離場20秒,而發生揮擊、橫桿頂人、違規身體碰撞、非必要的暴力行為、違反運動家精神之行為則不需視控球權所屬方,判罰犯規球員離場40秒。

驅逐出場

在單場球賽中,球員個人只要處罰時間達兩分鐘,無論犯規類型皆會被裁判驅逐出場,不能再回到場上比賽。

袋棍球結合足球的空間運用、籃球的戰術技巧,和美式足球的強力衝撞,是十分具觀賞性的運動。協會每年皆會舉辦的校際聯賽也將在下週五登場,為期三天的賽事將於台大竹北分校足球場盛大舉行,歡迎大家前來體驗袋棍球比賽的氛圍!此外,協會也於暑假在全台多地合作舉辦兒童夏令營,另在八月中舉辦第二期種子計畫,歡迎對袋棍球有興趣的你報名參與!更多資訊請參考:孩子的暑假怎安排?袋棍球夏令營都在這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