「這麼近,那麼遠。」男子袋棍球世錦賽資格賽後反省與鼓勵

作者:李昀璇

比賽倒數20秒,中華台北隊打進一記關鍵球,與分組第一的韓國隊以8比8進入延長賽。「大家真的都情緒爆掉,很興奮。」回憶球隊在世錦賽資格賽中最精彩的一場較勁,選手王建升難掩激動。沒頂住延長賽壓力,中華台北隊最後以一分之差遺憾落敗,但即便如此,與韓國隊的比拼仍對選手和教練,代表著重大意義。而整場世錦賽賽事,也意味著袋棍球在台發展的一大進程。

「2023男子袋棍球世界錦標賽——亞太區資格賽」10月初於韓國舉行,中華台北男子袋棍球隊雖無緣取得世錦賽入場門票,卻也讓選手和球員藉由比賽結果重新反思球隊的下一步。「年輕的球員和資深的球員還是有技術上和經驗上的落差。」代表隊教練關梓樺指出,代表隊中雖然不乏資歷深厚的球員,卻仍有一半的球員球齡不長,經驗上相較他隊就略顯不足。此外,他也認為球隊整體較缺乏賽事經驗,導致球員在場上的臨場反應較不成熟和穩定,往往在面對開局時失分,就容易因緊張而自亂陣腳。對此,王建升也認同,他回憶世錦賽資格賽第一場賽事對上中國,原先勝券在握,卻因開局時球員一個個都過於緊張而頻頻失誤,讓球隊失去大好優勢。雖然下半場急起直追,卻也為時已晚。他認為,那場賽事輸贏關鍵在於選手過於緊張和鬆懈,而容易緊張則可能因選手比賽經驗相對不足。針對日後的訓練安排,關梓樺表示未來會增加海外訓練,包括和北美大學或日本協會合作,期望透過讓球隊參與本土賽事,浸泡在競賽環境中,吸收他人的競賽經驗。


重談對上韓國隊的那場戰役,關梓樺認為藉由比賽結果,明顯證實代表隊與國際球隊的距離越來越近。即便最終未能拿下勝利,但在教練團沈澱心情後重新審視球隊表現,「大家都意識到球隊沒有想像中距離那麼遠。」王建升分享,由於當時認為取得資格的機會已寥寥無幾,在賽場上的心態也不太緊繃,表現反而較良好,和隊員配合之下穩定進球,甚至在最後還打進平局。可惜的是,最終代表隊仍頂不住延長賽壓力。王建升回憶當時部分球員甚至落下眼淚,但他仍樂觀認為這次賽事也能是一次學習機會。

作為少數以全本土球員出賽的隊伍,關梓樺認為代表隊的養成模式較特殊,包括球隊強調的價值都有所差異,因此能借鏡的國外隊伍也較少,而眼前至關重要的仍是加強球員的賽事經驗,並培養更多資深球員。「經過這個賽事,我們並沒有覺得方向需要馬上調整,反而賽果是在強調我們是那麼接近。」他認為發展不能著眼一次賽事內發生的結果,而是該著眼於球隊在幾年內的進步,堅定原本的路朝頂尖球隊靠近,「我們只需要繼續做好我們的工作,相信時間會讓結果慢慢在某一天實現。」


「當時一直輸一直輸,心裡也想說不如找外援好了。」回想打完比賽的挫折感,王建升心裡忍不住冒出這個念頭。事後他認為,若真的引入外援選手,往後本土球員的機會則可能因此減少,長期上對本土發展也會有所影響。「我們選了一條比較需要繞路的方向。」關梓樺坦言,培養全本土球員組成的球隊並不輕鬆,球員所需的心理素質也較高,但長期來看對於本土發展都是有所助益。他期望比賽過後,選手不會因輸贏結果而氣餒,而是能明白自己跟對手其實只有那麼一步,「雖然這次跨不過去,但其實並沒有他們想像中那麼遠。」他鼓勵選手不要因一時的失落而氣餒,反而應藉由結果去推動更多發展工作,全員共同往這個方向團結走下去。